■本報記者 張全
  29日至30日,印度總理莫迪將迎來他此次美國之行的高潮——同美國總統奧巴馬進行會晤。在遭受美國長達十年的抵制入境後,莫迪的白宮之旅將如何影響印美關係備受矚目。
  印美關係或重新回穩
  莫迪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期間,該邦曾發生印度教徒對穆斯林教徒的暴力事件。美國政府遂以人權為由,拒絕給其頒發入境簽證。直至莫迪當選印度總理,美國才伸出“橄欖枝”。為了抹平這段黑色記憶,美國在此次接待莫迪的規格上可謂做足文章,不但鋪上紅地毯,還罕見地將莫迪的演講地點定在曾作為“貓王”和邁克爾·傑克遜表演舞臺的紐約麥迪遜廣場,為的就是讓莫迪感受到搖滾巨星般的熱烈歡迎。貴客的下榻之所,則選在擁有190年曆史的國賓館布萊爾宮。如果再算上奧巴馬不久前提名印度裔美國人理查德·維爾瑪為下任美駐印大使的話,美國為修補雙邊關係所下的功夫,幾可用煞費苦心來形容了。
  綜合印媒報道,莫迪將在兩天內同奧巴馬舉行至少兩場會談。由於“莫奧會”舉辦之際恰逢印度“九夜節”,按照莫迪的宗教習慣每日只服用流汁,因此兩位元首是否共赴國宴、共進餐點尚不得而知。莫迪的其他行程還可能包括:與生活在美國的印度裔民眾和商界人士舉行會面,與5位美國財富500強企業的首席執行官(CEO)進行一對一交流,併在CEO論壇上發表演講等。
 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中心主任趙乾城表示,相比小布什時期熱絡的美印互動,奧巴馬任期內美印關係進展不順——對於印度而言,急需大筆投資的期待未獲滿足;對美國而言,它雖向印度開放了民用核能大門,對方卻不接球,從而使美國的戰略目標和市場預期落空。再加上印度女外交官在美遭脫衣檢查、印度軍事採購趨於多元化、印度出於國內市場保護需要同美國在WTO、TPP(“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”)立場上存在分歧等問題,美印關係的消極面抬頭。這些都讓美國意識到需要適時拉攏這個南亞大國,帶動雙邊關係“復健”。
  趙乾城認為,此次印美元首會晤有望實現美國的上述期待,將兩國關係重新恢復到比較平穩的狀態。有媒體報道稱,美國正考慮協助印度建航母。美國還承諾將按照兩國《國防貿易與技術協議》共同生產和開發一批軍事硬件系統,在莫迪訪美期間可能公佈成果。
  “等距離外交”彰顯平衡
  莫迪的訪美之行也引起種種猜想:美國是否會利用中印矛盾,促使印度在“亞太再平衡”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?
  有分析指出,莫迪上臺後的外交姿態,顯得比辛格政府更為積極——他邀請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訪印參加其就職典禮,首訪不丹、出訪尼泊爾、日本、美國,接待中國元首,接著還可能出訪澳大利亞,足跡從周邊到大國,顯示出平衡各國的“等距離外交”特色,目的在於盡可能地爭取一切外交資源,為國內經濟建設服務,彰顯印度影響力。因此,正如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問題專家約蓋什·喬希指出的,印度對於把自己降格成美中之間代理人的角色並不感興趣。從歷史上看,印度一直主張建立一個多極世界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印度還試圖抗衡美國的霸權。因此,新德里的對華政策是以印度的國家利益為指導,而不是以一種遏制鄰國的含糊思想為指導。美國《國家利益》雜誌網站也指出,印度在很多方面是美國的天然盟友,但不要以為印度一定會成為伙伴。新德里的不結盟歷史抑制其與別國結成軍事伙伴的意願。畢竟,印度希望與所有國家發展有利的關係,為的是從每一方爭取最大的利益。
  而從美國角度看,伊拉克、敘利亞極端勢力猖獗,阿富汗大選落定後為美阿關係帶來新變化,這一系列新形勢均逼迫美國必須相應調整在亞洲的戰略佈局。而這其中,印度可能不是美國的戰略重點,因此美印開展符合雙邊利益的安全、投資合作,或許更合乎雙邊關係發展的內在邏輯,而不太可能出現“躍進式”的突變。
  (原標題:莫迪訪美帶動印美關係“復健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c21gccev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